无名氏
凌晨6点54分。志忠检查了一遍,确保该要的东西都准备就绪:皮面、金边、有经文索引、红字显示耶稣话语的和合本圣经;按照日期和分类写明个人祷告要点的笔记本;教会的祷告日志;宣教士祷告日志;全球学生团契祷告日志。
凌晨6点59分。志忠闭上眼睛努力进入状态。他努力专注于神的伟大和良善,并要为他是伟大的神和他所成就的事来感谢他。
凌晨7点。志忠的电子手表上的闹钟响了。『我真的需要搞清楚到底怎样才能关掉那个闹钟,』志忠想着,『但是我确定我从没设置过这个闹钟啊!我可不希望这个闹钟每小时响一次 …… 啊,还是回来祷告吧。』
志忠的脑海里仍然在想着他的手表。『这个例子真是太经典了。尤其是在我们如今这样一个科技时代中。就连几分钟的安静都会被手腕上的暴君打断。这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述说着我们现代社会的病态。”
7点08分了。志忠三岁大的孩子冲了进来告诉他一岁大的弟弟把润肤乳的盖子打开了正在给他的小床粉刷呢。『神啊,』志忠祷告说,『你不介意我明早再跟你祷告吧?』
在这个祷告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神是怎样的一位神──他的属性就是我们祷告的动力和原因。他的意愿、他的大能和他的圣洁,并且我们与他的关系,所有这些都允许──也要求 ──我们去祷告。
有了这些鼓励,也有神清楚的指令,并且还有我们的祷告必蒙垂听的极大应许,为什么我们还是不祷告呢?为什么祷告这么难?为什么我们最终都像志忠一样,做了许多其他的琐碎准备唯独没有祷告呢?现在我们就要来仔细讨论这个问题。
大家将会发现我们为什么不祷告的理由和我们祷告的理由其实密切相关。
对神的误解
通常我们不愿祷告的问题都是因为对祷告的本质存在误解。很多问题会萦绕着我们:对相互矛盾的祈求神会怎么回应呢?如果农民祈求下雨而建筑工人祈求大晴天,神要怎么办呢?当我们祈求一些事情却很明显地没有得到,那我们该怎么想呢──是我们的信心不够?还是我们的基督徒生活不达标?神给我的生活有怎样的计划?祷告这件事怎样融入神的掌权之中呢?
我们针对祷告的很多问题,包括很多思维逻辑上的死扣,都源于对神的错误认识。正因为祷告是由神本身的属性所驱动,如果我们对永活真神的真正本质不认识的话,我们的祷告就会堵住了。有三点错误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神做不到
神实现我们祷告的能力通常受到两方面的质疑。第一,有种「宿命论」的观点把祷告看成是浪费时间,理由是神已经决定了一切会发生的事情。我们当然非常确定神的主权掌控一切(这在圣经中有非常清晰的教导!)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认定,神有照他自己的意愿启示他自己。而他启示的自己正是一位会「回应」人们祷告的神。
可能最犀利的例子就是出埃及记32:11-14。在金牛犊事件之后,摩西为以色列民祈求。他求神为了神他自己的名和应许不要完全剪除悖逆的以色列民。神听了摩西的祷告并且作出了回应:『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他的百姓』。这完全不是空洞的宿命论。这里的语言可能有拟人化手法,也可能采用了希伯来人说话的方式,但所表达的信息却非常清晰:神因为摩西的祷告而改变了他的决定。
雅各书4:2是另一个例子:『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如果神不会听我们的祷告、不会回应我们的祷告,那这句经文就毫无意义了。
第二种对神的能力的诋毁是说神没有能力。『是的,』这种观点承认『神会回应人的祷告,但问题是他没有能力,他实际上能为我们所做的非常有限』。这第二种错误认为这个世界是由神预先设置的固定「规律」所驱使,而这个规律不能被改变也不能被介入。这种观点认为神不会介入这个世界来改变状况;他只会改变我们,帮助我们来适应不能被改变的现状。但同样的,如果神的能力只是这般有限的话,雅各书4:2也就毫无意义了。然而,有一些很有影响力的基督徒导师们推崇这个观点,其中一位就是威廉·巴克莱(William Barclay):
我们还需谨记一个祷告定律。祷告是在掌控生命的自然规律中运行。仔细想想就知道这是必须的。这个世界的特征显示了这个世界是一个依赖自然规律而存在的世界。如果掌控这个世界的规律突然不正常地停止了,那它就不再是个规律了,它就会造成混乱。假设一个人突发意外从40楼坠下。再假设他是个虔诚又坚定的信徒,而且也是个好人。假设他在掉到20楼的时候他祷告说:『神啊,请让我不要再往下掉了』。这是一个不会得到实现的祷告。(摘自 《一个普通人的祷告日志》 A Plain Man’s Book of Prayers)
威廉·巴克莱说神做不了这事,因为这个人处在一个神不能违背的定律之中,在这个例子中就是地心引力定律: 『祷告通常并不承诺会从某种情形中解脱出来,而是带来忍耐力让人们能去面对或者战胜那个情形。』
也许指正巴克莱先生的错误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另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是真正发生过的。一个人正从摩天大楼的顶层坠落下来,突然一阵强风吹过,把他挂在了一个窗角。神救了那个人。在这个事件中,神采用了「自然的」、「寻常的」方法。他也并不需要一定用这样的方法,如果他愿意,他也可以停止地心引力定律。但他选择用寻常的方法达成了一个不寻常的结果。
可能并没有很多读者拥护巴克莱先生的祷告观,但他背后的假设却是广为接受,也就是,人们通常把世界分成两块:「自然的」和「超自然的」。圣经却不赞成这样的分法。圣经认为,世上万物都在神的掌控之中,他大能的话语托住着万有(歌罗西书1:17;希伯来书1:3)。
把世界划分为「自然」和「超自然」(换句话说就是那些奇怪的、无法解释的)的属世观点把神变成了只不过是当今科学还未明白之现象的解释。潜意识中接受这种思想的基督徒通常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就不再祷告了──因为所有的事情都由自然规律控制,神改变不了;要么他们就生活在神秘世界中,那里「超自然」成了真理和事实的试金石,而每样东西背后都有一个邪灵。
圣经的观点恰到好处:神利用一阵强风奇妙地分开了红海(出埃及记14:21)。
神不愿意
就算我们明白了祷告的有效性,也接受了神能行万事的大能,仍然有一个问题存在,那就是神是否愿意的问题。
对于基督徒来说,这个问题乍看之下有些亵渎的成分。神不愿意为我们的益处行事?多么荒谬的观点啊!但是,当我们遭受苦难的时候,我们不都暗暗感受到这个问题的力量吗?神为什么不伸手阻止这场饥荒、地震、战争?他为什么会让一个小孩就这么死了?我们在这里真正所讨论的是邪恶的问题。
但其实还不止是邪恶的问题,这是罪的问题。因为从起初开始,撒旦就引诱人去怀疑神的良善和慷慨。它对夏娃使的手段就是在她的脑海里播下怀疑的种子,让她去怀疑神的心意(创世记3:4)。我们也是一样。当事情出了岔子,我们马上就开始怀疑神是否真的对我们好。
但圣经引我们去看更深刻更全面的真理:
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众子显出来。(罗马书8:18-19)
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捨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么?(罗马书8:32)
在我们祷告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我们就会怀疑神的意愿。当然,这里所说的「回应」是「我们想要的回应」──我们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是我的要求不过分啊!』,所以我们就怀疑神的良善,或是轻微一点,怀疑神的注意力。
圣经的承诺是神既听到我们的祷告也会回应。只是他不一定会完全按照我们所期待的来回应。他的回答很可能是一个坚定的「不」。
神不圣洁
神,不像一朵玫瑰,他的名字和其它任何的名称都不一样。神的名字体现了他自己的本质。
在古代社会,名字是非常重要的。名字代表的是它们的主人,反应出主人的身份以及出生时所处的情况。
神也是一样。他的名字(耶和华)讲述的是他的圣洁,表现出他不同于世间一切被造物的卓越:他「就是他」或者「就是他将要成为的那一位」。耶稣的名字也饱含意义:「神拯救」或者「神是拯救」。
如果我们是向着一位圣洁的神来祷告,并且是「奉耶稣的名」祈求,那我们就能够免受两种祷告错误的侵袭:
- 我的罪无关紧要。神有义务要听我们说话,无论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状态,也不管我们对神有怎样的态度;
- 我的罪是如此的深重也如此的不离不弃,因此很多时候使我的祷告没有效果。
第一个错误否认了神的圣洁;第二个错误否认了福音带来的罪得赦免。
神是在人所不能接近的真光之中。我们不能认为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能接近神,也就是认为我们的罪恶生活无关紧要。在雅各书4:3中,我们祷告也得不着的原因是我们带着不良的动机错误地祈求,我们想要的是供我们花销供我们享乐的东西。如果我们与这个世界为友,我们怎能认为我们同时也可以与神为友呢?我们需要认罪,我们需要把自己投在基督的赦免之下(约翰一书1:8-2:2)。
但我们也不可以落入第二种错误。我们的罪(到天国之前是无法全部除去的!)不能完全抵消我们的祷告;如果是这样的话没有人可以祷告。诗篇66:18-19给出了正确的平衡:『我若心里隐藏罪孽,主必不听。但神听了,他侧耳听了我的祷告』。
对关系因素的错误认识
我们与神的关系在我们与他说话的时候就反映并表达了出来。通过我们祷告的方法(形式和内容),我们揭示了这个关系是像什么样的,并且也映射了我们是如何看待这个关系的。正如我们与神的关系是为何我们可以祷告的美妙原因一样,错误看待我们与神的关系也可以毁了我们的祷告。这个问题的体现形式有很多,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些。
信心和悖逆
我们与神的关系是建立在信靠(即,「信心」)之上的。神是信实又值得依赖的,因此我们依靠他──信靠他的话语是真理,信靠他藉着他儿子的代赎之死而原谅我们,信靠他爱我们并随时都为我们的益处而行事。
这种信靠的反面不一定就是怀疑。在希伯来书3章中,信心的反面是悖逆──也就是像魔鬼一般地不信神的真理和他话语的重要。悖逆几乎让祷告变成不可能,因为当我们悖逆神的时候,我们与神的关系就不是照着本应该有的模式在互动。我们不要以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态度是可以和我们的祷告生活分隔开来的。当与神的关系因为我们的悖逆而沉沦的时候,那么唯一留下的祷告就是悔改了。
得到和听到
很多人认为,唯有我们得到了我们所求的,才能确定我们的祷告被神听到了。事实并非如此。当然,如果我们得到了我们所求的,我们知道神一定是听到了我们的祷告。但反过来的推论却不能成立。如果我们没有得到我们所求的,并不代表神没有听到。
神的应许是当我们祷告的时候他会听我们祷告,无论他会不会给我们所求的。这也是信靠与否的问题。我们是否相信神会听我们的祷告?
如果我们只把好的「结果」认作是神听到了我们的祷告,那么我们就在危险地带了。很快的下一步我们就会认为,一定是我们在某个特定情形下的祷告方式导致神听到了我们的祷告并采取了行动。我们会照着这个方式再次祷告,希望能再次达成所愿。很快地,我们把与神之间真诚透明的关系变成了一种机械化的礼仪,用来操控神、为我们的私欲服务。
当我们提到「礼仪」这个词,我们马上就想到了精心打造的教会圣礼、礼服和蜡烛。但礼仪也可以很平民的。有的时候我们就会受到这样的试探,认为每天早晨的灵修时间是确保我一天都顺利的法宝(正如有些古旧的海报所写的『由祷告所编织的一天是不大可能被拆散的』)。或者,我们会采用特殊的姿势或者祷告的措辞来挖掘特殊的能力使得万事顺利。
礼仪本身没有什么错误的。采用大家所熟悉的架构或形式是可以很有帮助的。但是,即使是开始一点点的认为我们那小小的礼仪能给神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能确保某个祷告的成功,那我们就已经否认了我们与神关系的真实本质。这个关系是建立在神的良善和他的恩典并我们的谦卑信靠,而不是「成果」。
信靠的感觉
如果我们认为我们的感觉是主要的晴雨表,那我们也是误解了与神的关系。我们与神的关系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的感觉则会随着各种不同的因素(有些是灵性的,有些是属世的,有些只是与饮食有关)随时随地都在变动。
有时我们觉得很想祷告。有时却又不想。有时我们觉得祷告得太棒了,但这不是什么标志能显示出我们祷告的质量或者神听到的程度。确实,如果要等到我们是非常想要祷告才祷告的话,我们当中很多人可能永远不祷告了。
如果祷告是我们与神关系的口头表现,并且这个关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的(例如,基督的死和我们的信靠),那么祷告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我们的真实体验,而不是我们的主观感觉。
神、撒旦和祷告
那么,究竟是为什么我们不祷告呢?这个困难的最根本不是知识上的,而是属灵层面的,是道德领域的事。我们不祷告,最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罪,也因为那个敌人不想我们祷告。
祷告,从它的本质来讲,是对需求的认识。祷告是认识到我们自己的脆弱以及我们需要帮助的渴望。这样的认知对罪恶的人类来讲是很困难的。因为它把我们降为卑。它强逼着我们承认我们不是独立自主的,也不是自给自足的,而这两个谎言又恰恰是我们所珍惜的。并且,撒旦,那个谎言之父,就想我们相信这些谎言。他要我们觉得高高在上、能够我行我素,而不是屈膝谦卑并在万事上都依赖神。
新约中有两段很有趣的经文都讲到如何抵挡撒旦,更有趣的是,这两段经文也都同时在讲述祷告:
故此,你们要顺服神,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雅各书4:7-8)
你们若谦卑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谦卑就是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务要谨守、儆醒。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5:6-8)
每个基督徒都在某种程度上有过类似的经历。你刚刚坐下(或跪下)要祷告时,生活的忙碌马上就来干扰了。电话响起,孩子来要抱抱,还没做完的工作,你本要祷告的意志慢慢地化为泡影。我们需要依赖神的应许,只要我们抵挡那魔鬼,撒旦就会逃离我们,神就会亲近我们。
客西马尼亚园发生的事生动地描述了一切(马可福音14:32-51)。耶稣告诉门徒要警醒祷告,这样他们就不会陷入试探。他们却睡了,而当试探来临的时候(犹大带着兵丁来了),他们就否认了耶稣并逃跑了。
但耶稣却不住地祷告。试探也曾临到他,但他却没有退缩。他恒切地祷告,希望能够不要面对即将临到他的死,但他没有得到他所求的。然而,通过祷告,他抵挡住了那恶者,继续信靠神并走完了通向十字架的惨痛之路。
在努力效法耶稣的过程中,最艰难的部分就是开始。从很多方面来讲,继续祷告都比开始祷告来得容易。路加福音18:1-8里的那个不停伸冤的寡妇和路加福音11:5-13里的那个半夜求助的朋友通常都被用来鼓励人们坚持祷告。但这两段经文都是在鼓励我们要开始祷告。如果有罪的人都会因为他人不住的请求而回应,更何况是我们满有恩慈怜悯的神呢?他岂不是要把每一样好的恩赐都快快地赐给我们吗?
我们知道在我们祷告的时候,神就亲近我们。我们知道,因为这是他应许的,并且他的话语是完全可信的。万事开头难!